月夜随想
胡明豪
一
中秋之夜。晚饭毕,端一杯茶,于庭院中闲步。
举头仰望,但见云影徘徊,天幕泛着微光,唯不见明月。到底是仲秋了,轻风徐来,树影婆娑,已可感到几分薄薄的凉意。
房里,孩子们摆开几台电脑,正在热火朝天地玩游戏。他们的父母则散坐在沙发上,人手一部手机,低着头发红包、抢红包、刷朋友圈。奶奶忙着收拾碗筷,爷爷已喝得红光满面,却还捏着酒杯恋恋不舍。
现在的节日,已完全没有往日的气象了。
我们小的时候,过中秋节,可不是这样的。那时候,再穷的家庭,也得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个月饼。到了晚上,月亮出来的时候,所有的孩子都聚在晒谷场上,点燃一支香,插在月饼上,然后齐声喊着:“月亮公公来吃饼哦!月亮公公来吃饼哦!”喊累了,就坐在一起,比谁的月饼更大,谁的上面有芝麻。有的会得意地炫耀:“我的月饼,里面有石冰糖呢!”如果中秋节的晚上没有月亮,大家也并不沮丧,因为,还有美味的月饼可吃呢!
我会把自己的月饼掰开,抠出里面的石冰糖来吃。吃完了石冰糖,再剥外面有芝麻的一层皮儿。剩下的,就不爱吃了。第二天,母亲把剩下的月饼放在饭锅里蒸软了,黄黄的、香香的,我和弟弟便抢着吃。
可是现在,吃的东西太丰富了,随便哪样,味道也比月饼要好得多。现在的月饼,哪怕制作得再精美,也无法刺激任何人的味蕾了。就连小孩子们,也是不屑一顾的。用于礼尚往来的月饼盒,包装华美,价格不菲,然而节日一过,好多人甚至都没有打开就扔掉了。
二
中秋的明月,历来是文人们的最爱。那一轮清辉冷月,总能令他们才思泉涌,写出无数脍炙人口、催人泪下、搅动柔肠、撩动情思的佳作来: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的寂寞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思念,“天上一轮才捧出,人间万姓仰头看”的抱负,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”的苍凉……
唯有思念,才是中秋明月所承载的、亘古不变的主题。
月圆人圆,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而月圆人不圆,却是人生的常态。万山阻隔,天涯路远,思念无尽,却相见无期。愿今夕明月,可寄我心!摊开素白雅笺,饱蘸相思情泪,几行清秀小楷,多少梦萦魂牵!
如今方便了:想要倾诉,发条消息,瞬间就可送达;想要见面,来次视频通话;嫌两个人说话太冷清,建个群,一下子就能聊得热火朝天。广寒宫里的嫦娥,还是那么寂寞吗?不知道天宫里有没有WIFI,如果有,她就可以连线后羿,诉说她无尽的悔意了;就可以给吴刚发发消息,要他歇一歇,别那么累了;就可以跟八戒说一声抱歉,不是我不解风情,实在是玉帝心眼太小了。不过,依玉帝的性子,他一定会弄个网络防火墙,把他的王朝紧紧地罩住。不然的话,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,他的后宫佳丽们,怎能耐得住寂寞?
三
喝干最后一口茶水,沿乡间小道徐行。极目而望,见万家灯火璀璨。远远的夜空中,间或有灿烂的烟花升起。绽放的时候,是如此美丽,消失时,却又是那样的倏忽、那样的冷寂!美好的相聚总是短暂的,也许,明天,太阳升起时,有多少人,又会行色匆匆地离去,去往遥远的异乡,继续自己漂泊的生活。
聚少离多,烟花易冷。世间事,总有太多缺憾,太多无奈!然而,若没有别离的忧伤,又哪来相聚的欢乐?没有黑夜作为背景,烟花怎会有夺目的绚烂?
夜,渐深,月,却已微明。缥缈的云纱中,月亮的轮廓渐已清晰可见。不远处,几颗星星出来了,闪闪的,为这晦明不定的夜空中,增添了些许的生机和活力。
明天,应该是一个晴天吧?!
(作者系中教一级教师,优秀班主任)